(文/流水纪)也许因为是失去的总是最好的,也许是因为他本来就是最好的,所以承认吧,在很多人心里,Beyond就等同于黄家驹。
作为香港殿堂级摇滚乐队的主唱、吉他手及创作成员,黄家驹用短暂一生彰显了自己作为乐队灵魂人物的辉煌。今年是Beyond成军三十年,亦是家驹逝世二十周年,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热闹依旧,也许在一片喧嚣之中,家驹已经不知不觉被我们神化了,但我们亦心甘情愿地去相信他就是一个神,因为他留下的是经得起岁月考验的作品与品格。在他之后,音乐的意义不断被娱乐化,似乎再也没有任何乐队或者歌手可以像Beyond那样,在作品中触及到生命与人性,战争与和平,现实与梦想,公理与正义……《再见理想》《巨人》《冷雨夜》《大地》《真的爱你》《光辉岁月》《海阔天空》一系列由他创作及主唱的歌曲仍然是大家传唱不休的经典之作,在他的引领下,Beyond的曲风囊括了艺术摇滚、后朋克、新浪潮、重金属、华丽摇滚多重风格,于上世纪70年代便以前卫乐队的形象确立在香港地下乐坛的江湖地位,且至今无人超越。
时光飞逝,他去世那年我不过六岁,对于流行音乐还停留在完全懵懂的年纪,说实在的我对Beyond没有那么熟悉,对黄家驹没有那么了解,所以我不想故作专业喋喋不休那些有争议没争议的辉煌纪录,我只想说这样一个出生于80年代后末期的自己,在成长岁月不同阶段遇到的许多朋友,他们竟然都那么喜欢Beyond。这么多年了,从中学到大学,到进入社会工作,每每在各式各样的KTV局里,总有人唱着《光辉岁月》《大地》《海阔天空》《真的爱你》《再见理想》……我从未刻意主动去了解Beyond的歌和关于黄家驹的那些故事,他们却一直萦绕在生活的每个缝隙里,安安静静地散发光和热。
曾经看过一部讲述少年青春荒唐岁月的小说《我想告诉你,我不配做你的兄弟》,里面男主角在长大之后经过读书时的街道,看到当年一起混黑道的兄弟已经双腿残废呆坐在街边,看着新成长的少年们玩游戏,而街边发廊传来了Beyond的《光辉岁月》,那一刻他泪流满面,我也不禁眼眶发酸,那是一种不同于“梦里花落知多少”的感动,而是真正残酷的青春,正如我们如今将家驹和Beyond视为不朽,却不能忘却他们当年的艰辛。那时的家驹带领Beyond遭遇过无数挫折,1987年推出EP《永远等待》时从音乐到造型都未被大众所接受,初接触的受众觉得他们过于前卫,古怪,旧日的追随者指责他们背弃理想和原则并走向商业化,之后好不容易发行两张大碟《亚拉伯跳舞女郎》及《现代舞台》又遭遇销量不佳,经纪人都说他们再不卖就没发片机会了,就是在这样巨大压力之下,家驹带领乐队其他成员继续咬牙坚持,直到《再见理想》《大地》《喜欢你》开始一首接一首地红遍香港。
走红后的Beyond没有改变初心,他们依然如同斗士般以音乐为武器,去歌颂理想与批判现实,在争议中顽强地去尝试唤醒更多人忠于内心,也更关注这世界不同阶层人的心声,其意识之先锋今天看来依然历久弥新,如Beyond在1990年就应邀为“绿色一代新主张”写了一首《送给不知怎去保护环境的人(包括我)》,又在《俾面派对》中讽刺演艺圈光怪陆离的现象,《光辉岁月》更是家驹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曼德拉致敬所写,并凭借该作品成为了年度最佳填词人。
然而命运总是无常。家驹曾经说“香港没有乐坛,只有娱乐圈”,他自己却重重跌落在那个日本游戏节目中;他也曾经说“在最光辉灿烂的时候把生命一下子玩到尽头,就是永恒”,而如今他已经走了二十年,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了吗?时代其实真的变了,前段时间黄家强和黄贯中为了黄家驹的赔偿金一事而争执不休的时候,我在新闻后的评论区竟然看到有小朋友留言“黄家驹是谁啊,没听说过!”,而且“顶”的人还有不少,只能感慨:时间啊,真的是回忆最亲密的敌人。但不管怎样,以家驹为代表的那个关于Beyond在黄金年代的辉煌,注定铭刻在几代人的心中,并通过我们自己的方式去“继续革命”。
而我们之所以忘不了家驹,不仅在于他主导创作及演唱了许多经典作品,更在于他身上始终有清醒而坚持的力量,高峰低谷皆宠辱不惊——虽然可以为了大环境的变化而低头扮偶像,或上遍自己并不喜欢的娱乐游戏节目,但他和Beyond的音乐总是掷地有声,流淌在血液里滚烫的热爱没有因为家驹骤然离世而中止,仍是随着Beyond的歌声延续下来,变成模糊但不朽的情结,当我们回忆起那个又贫瘠又丰盈的年代,仍会怦然心动。
在这个大多数人只能拘泥于自己眼前的小时代,我们都在长大并且老去,许多时候愤怒和感动都变成来得快去得也快,猜忌和挣扎却成常态,往往到了最后只是身心俱疲,而关于家驹,关于Beyond,我们仍然在喧嚣,在纪念,他们的歌声却距离我们越来越远,甚至在新世代的小朋友们看来,已经变成了语焉不详的“老古董”。也许某天当我们在KTV里忘情嘶吼着“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的时候,他们正打着呵欠把玩手机和iPad,但我想说的是,我们仍然需要深呼一口气,告诉自己“再见黄家驹,再见我们”,因为,是真的想要再见到那一群曾经为了理想抵死坚持,热血沸腾、不顾一切的“我们”。